2014年1月16日,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在東京出席支行長會議時強調,為了實現2%通脹率的目標,將勢必要維持去年4月推出的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黑田就經濟前景表示,4月消費稅增稅前會出現搶購需求,增稅後需求將有所減少,但經濟在整體上“將持續溫和複蘇”。
  日本經濟真如黑田東彥所說的“將持續溫和複蘇”嗎?筆者認為這是日本單方面過於樂觀的預期,大有向安倍晉三的經濟政策諂媚之嫌。安倍經濟學有三個主軸:寬鬆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改革。其中以2%通脹率為目標的貨幣政策會直接損害中韓等國的對日貿易出口,且已引發中韓等與日本經濟貿易過密的國家的不滿。不過日本政府並未將這種抵觸情緒放在心上,如今一意孤行地實施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這顯然也會給日中、日韓貿易往來再添寒霜。
  安倍晉三為推動寬鬆的貨幣政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強勢要求日本央行配合發鈔。但是,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會導致通貨膨脹,物價上漲,貨幣價值貶值。當4月份消費稅稅率上調時,日本的“經濟複蘇”會迎來重大挑戰。
  另一方面,看似能夠提升日本出口競爭力、拉動日本貿易順差的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卻並未見到實際效果。日本財務省1月14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13年11月日本經常項目赤字為592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43.2億元),創下1985年有歷史記錄以來的最高值。其中貿易逆差達到1.2543萬億日元,顯示日本30餘年來的“出口大國”地位受到嚴重威脅。顯然,“安倍經濟學”帶動日本經濟發展的力量已經是後繼無力,雖然在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推行初期出現了經濟好轉形勢的假象,但是日本經濟並沒有徹底走出低谷。
  如黑田東彥所言,為了實現2%通脹率的目標,將勢必要維持2013年4月推出的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而這也將創造出更多的國際資金。首先這筆錢不太可能留在日本國內,因為日本經濟社會無法消化這筆資金,反而會拖累日本經濟市場,衍生諸多問題,造成日本國民手中所持日幣財產大量貶值淪為泡沫。進行國外投資將成為必然,但是由於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產生的國際資金,對於諸多國家來說既是客觀的財富也是燙手的山芋。
  簡而言之,安倍經濟學不僅難以振興日本經濟,而且會給相關國家帶來危險。由日本市場流出去的國際資金流動性快、趨利性強且規模龐大,是造成金融市場動蕩的潛在因素。而國際游資多為短期投資謀利,該部分資金從國際金融市場通過各種渠道主要流入新興國家,並會積攢經濟泡沫在該國形成一種“市場虛旺”的現象,如果該筆資金流入中國經濟市場,則人民幣兌換日幣幣值會上升,不利於中國出口並造成中國貿易逆差,給中國外貿增長設阻。
  日本主要是想借用新興市場發展勁頭迅猛的這股勁把這筆“日資”消化,不僅規避該筆“日資”長期駐留日本國內的風險,同時也利於日幣套現轉換為被投資國的實體產業。實體經濟形式具備足夠的抗風險能力,可以在日本加快經濟外擴步伐時保證其安全性,也便於日本以壟斷形式蠶食該類國家的經濟根基,控制經濟命脈。在中國,日資左右中國經濟的情況不會出現,但值得註意的是,日本是否會大步伐地進攻中國房地產市場。日本房地產在經歷了上世界80年代的崩潰後,經濟增長始終徘徊在衰退與複蘇的停滯狀態中,日本國內的房地產真實境遇始終是一蹶不振的。不排除日本會在“手有餘錢”的時候抓住中國房地產業高燒難退的機遇橫插一腳。
  安倍經濟學依靠日元貶值、擴大外需拉動經濟複蘇的同時,有關國家需要警惕:若是日幣大幅貶值,則會對被投資國的貨幣價值形成衝擊造成該國市場經濟投資環境的紊亂,易引發貨幣和金融危機,將對該國經濟的健康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顯然給日幣貶值埋下了伏筆,把貨幣量化的風險嫁接給相關國家將成為安倍經濟的首選。(周成洋)  (原標題:安倍經濟學難振日本經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gjvetitkyb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