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必勝”竹桶 “抗戰必勝”募捐專用箱防空洞入洞證本組圖片由記者 鄒飛 實習生 蔣興宇 攝
  商報記者 劉曉娜
  在三峽博物館今日開幕的“抗戰歲月”展覽中,其中一個主題叫“不屈之城”,便是講述重慶人的抗戰故事的。近日,記者提前探館發現,在那段歷史中,“抗戰勝利”的信念已經深入到人們的生活中。
  水壺上刻有“抗戰勝利”
  在“抗戰歲月”的展覽里,有一些特殊的器具,是抗戰時期的木桶、水壺等。它們有一個共同特征,就是刻著“抗戰勝利”字樣。“這些都是抗戰時期普遍的生活用品,很多家庭都有。”三峽博物館副研究館員艾智科告訴記者,這些印著“抗戰勝利”的字樣或許是出廠就有的,也有的是老百姓自己刻上去的。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這些物品的出現也是充滿了時代烙印。
  用梳妝盒當募捐箱
  另外有一個刻著“抗戰必勝”的物品,不是生活用品,而是一個募捐箱,上面還刻著“募捐專用箱”字樣。這個木箱看起來很精緻,箱子上還有雕刻的花紋。“這個看起來像是用梳妝盒改變的,應該是當時的某位女士拿出來用於募捐的。”艾智科介紹。
  從展覽中的老照片可以看出,大轟炸以後,很多市民自發起來募捐,甚至還有人力車夫捐錢。
  進防空洞有“通行證”
  抗戰時期,日本對重慶進行了長達6年的大轟炸。防空洞是人們躲避轟炸的場所。
  記者在展覽中看到有幾件“防空洞入洞證”、“自備防空洞避難許可證”等證件,據介紹,當時人們進防空洞躲避轟炸時,都會出示這些證件。
  “事實上,沒有證件的人,照樣還是允許進入防空洞。”艾智科說,這些證件的發放和管理或許只是為了讓躲避轟炸顯得更加有序、以免出現混亂。可以看出,有的證件上還標明瞭特別的區域,比如“滄白堂防空洞入洞證”、“重慶市第一區龍王廟鎮三四保防空洞入洞證”,這表明當時對防空洞的區域也有一定的劃分。
  相關
  抗建鋼魂 在渝鋼鐵工業史開展
  商報記者 付勖 實習生 懷念
  昨日上午,由重慶市檔案局、重慶市台聯和重慶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抗建鋼魂——鋼鐵廠遷建委員會檔案史料展》在觀音橋商圈展出。
  鋼鐵廠遷建委員會(簡稱“鋼遷會”)是抗戰時期中國重工業內遷重慶的標誌性企業,是抗戰後方最大的鋼鐵生產基地。
  “鋼遷會”前承漢陽鐵廠,內遷重慶後最終確定為重鋼集團。抗戰時期隨著“鋼遷會”一起遷至重慶的企業還有上海鋼鐵廠、之前的重慶特鋼廠、陝西兵工廠等等。當時的“鋼遷會”主要為兵工廠提供軍需鋼材,除此之外還生產一些民用鋼材,比如鐵路用的鋼軌等等。
  (原標題:必勝信念 已根植重慶人生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gjvetitkyb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